
2018年初夏的某個晚上,北京科興生物的創始人尹衛東,坐著汽車來到睽違多日的北大生物城門前。這是科興生物與股東北大未名集團共用的大門,十幾年來,他曾經每天都在這里出入。但是這一次,生物城的保安攔下了他的車,要求拍照,以驗明身份。未作辯解,尹衛東擺手讓司機掉頭離開……(事見2018年5月24日《南方周末》)
△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
科興生物是我國疫苗產業的龍頭,也是第一家海外上市的中國生物制藥公司。未名集團通過子公司持有科興26.91%的股份。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也是科興生物的董事長,此前二十年與尹衛東合作無間,私交甚篤。
但是最近幾個月,無論尹衛東還是潘愛華都不在辦公室??婆d生物的幾個股東之間同時在三個國家打著四場官司,各種公開信和互相矛盾的公司公告交相往還,針鋒相對。疫苗生產還在繼續,與之相伴的,是公章爭奪、斷電威脅、人員對峙和肢體沖突。
科興生物的亂象,是時下整個中國疫苗行業亂局的一角。最近,這個行業正處于輿論的水深火熱之中。透過創業黑馬學院導師尹衛東的案例,我們可以發現,實際上疫苗產業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復雜,這個世界也遠不像某些人臆想中那樣非黑即白。
|01 科研
△尹衛東
戴的眼鏡像汪峰,說話口音像趙麗蓉的尹衛東,其實是一位科學家。
他是中國第一支甲肝滅活疫苗研發人,“甲流終結者”,曾獲得2009CCTV經濟年度人物創新獎,中關村創新發展40年個人杰出貢獻獎……除此之外,他還有一些社會職務,像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、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會長,這個協會中有幾個挺有名的會員,比如柳傳志的聯想和李彥宏的百度。
熟悉尹衛東的人都認為,他配得上這些榮譽。
像許多唐山人一樣,1976年那場大地震是尹衛東人生的一大轉折:“人們說‘好了傷疤忘了疼’,那是沒有真正疼過,唐山人的疼,那是真疼,疼進了骨髓。”
那年尹衛東12歲,震后,學校沒了,老師帶著幾個幸免于難的孩子在一片小樹林里上課,第一堂課就是“人定勝天”。尹衛東聽得血脈賁張,至今刻骨銘心——是啊,什么都沒了,但我還在!只要我還在,就還有希望!
1982年,尹衛東從唐山衛校中專畢業,被分配到唐山市衛生防疫站做醫生。正是“人定勝天”的信條,讓這個年輕的中專生在兩年以后名揚全國醫學界。
當年,我國甲肝疫情非常嚴重,可是我國的診斷技術根本連甲肝和乙肝都分不出來,因為全國都找不到甲型肝炎病毒樣本。1979年,世界上第一份甲肝病毒樣本分離成功,此時還在國外的實驗室中。結果,這一困擾中國醫學界數十年的問題,被尹衛東在1984年解決了,只比國外頂尖機構晚了五年。
十年間,創業黑馬已經積累了大量的“案例”,成為中國最重要“商業智慧資產”。案例服務于中國創業群體,學習黑馬案例,是創業者創業成功道路上最有效率的成長方式。購買“創業黑馬案例閱讀服務包”,盡享經典商業智慧,提高成功機會。
2、目前已經積累200+案例,之后每年會新增200個以上的新案例。
3、案例訂閱后不支持退款。